“滴高金現在才1歲,目前對臨港發展的支持力度肯定是不夠的,但是未來我們要努力做到滿足國家戰略需求、滿足臨港發展需求。”在5月25日舉行的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下稱“滴高金”)2024年度大會期間,滴高金執行院長陳選娟教授對記者如是表示。
2023年5月22日,滴高金學院正式揭牌。滴高金學院由上海財經大學、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共建,隸屬于上海財經大學的采取特殊管理體制的二級學院。學院設置金融碩士、金融MBA、金融EMBA等學歷學位項目,同時開展非學歷培訓項目。
對于該學院的設立初衷,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在揭牌之際曾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處于重要的突破關口,這要求我們必須重視新型金融人才的培養。”其指出,面向2035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遠景目標,“上海的金融人才,特別是新興金融人才、高端金融人才還有非常大的缺口。”
也就是說,滴高金旨在解決國內新興金融人才之“渴”。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滴高金學院院長劉元春教授曾對記者表示,希望這里畢業的學生未來成為行業領軍人物,“進入到各個產業、各大科創平臺,進入到進一步改革開放的第一線,成為主力軍。”
值得一提的是,滴高金從概念到實體落地,僅僅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并且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招生、當年入學的安排。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義懷在上述大會現場也表示,“刷新了臨港又一個發展速度。”
據陳選娟介紹,2023年9月招收了41名學生,到今年9月辦學規模將接近200人,相比上年招生規模實現3倍增長。就學院未來發展規劃,預計2025年在校生規模將超過400人、2027年在校生規模將超過1000人;至2027年年底全員全職教師規模則將達到近50人。
“金融強國”關鍵核心要素:人才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這一目標,那么金融強國里面很重要的一個維度就是人才,如果沒有真正懂金融、真正能夠駕馭金融資源的高端人才,那么我們是難以想象如何去進行相應的建設的。”
劉元春對澎湃新聞等媒體表示,在金融機構和新興產業集聚的臨港成立滴高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賦能臨港新興金融、賦能整個中國金融業的發展。”
除了人才培養之外,劉元春提到的第二點則是對于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要有系統的交叉研究,從而設計出應對新風險的新金融產品。“這里面需要大量的科學研究,而不是簡單的‘干中學’的問題。因此滴高金目前建立了政產學研一體化的平臺,與大量的頭部企業進行了戰略合作,同時也與政府監管部門進行深度合作,將時代所面臨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在去年9月滴高金學院首屆新生開學典禮舉辦之際,劉元春即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滴高金學院很重要的一個特色即是“開門辦學”。
其當時提到,“臨港集聚了大量的現代前沿的科創,有大量的頭部企業扎根在此,同時世界主要的金融機構都在這兒進行了布局,因此它是一個集產業、科技、金融于一身的創新前沿陣地。”而這些“養分”正是培養新時期復合型人才所必需的。
在此次年度大會上,滴高金還舉行了與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后的啟動儀式。第二批戰略合作單位,即百聯集團、海通證券、上海農商銀行、太平資管、財達證券、民生證券等在內的6家單位也與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舉行“政產學研”人才培養簽約儀式。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滴高金學院院長劉元春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湖高金還與上財數據科學與統計研究院共同發布了大模型評測體系,上財數據科學與統計研究院張立文教授圍繞大模型做了主題匯報。
劉元春在接受采訪時也進一步提到,“今年發布的金融大模型評測實際上就是要為監管機構、為未來金融大模型的發展使用,提供相應的監管標準,為很多商業企業進一步地完善金融大模型提供一些方向。”
他強調,這些研究都具有前瞻性的跨界效應,“對于頭部的高級金融學院來說,做這些研究是它很重要的一個使命。”
今年完成首次獨立招生:培養的學生能夠扎根臨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首屆招生由滴高金和上海財大金融學院聯合招生,今年則首次由滴高金獨立招生。
陳選娟介紹,2024年滴高金一共招收了90位金融專碩學生,同時還招收了近30位金融MBA的學生。2024年學院將升級打造三個碩士項目,首創ESG金融碩士項目、跨境金融碩士項目、ESG金融方向的MBA項目。
2025年還將繼續推出三個新項目,包括法律與金融項目,人工智能+金融項目,綜合金融MBA項目,預計2025年在校生規模將超過400人。陳選娟提到,學院快速擴大辦學規模,預計到2027年學院在校生規模將超過1000人。
“無論是專業的拓展上,還是在規模的擴大上,都有一個質的飛躍。”
陳選娟同時強調,大學之大在于有大師,學院將持續招聘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團隊,引進全球一流師資,至2027年年底全員全職教師規模將達到近50人。
在此次年度大會上,滴高金ESG綠色金融研究中心揭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Kathy Yuan教授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Christian Julliard也宣布加入了研究中心,分別擔任ESG金融研究中心項目聯合主任和首席研究員。
“未來我們要做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引進全球的優質師資,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是一個大學最根本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艱難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把世界的人才吸引到這里來,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期待。”陳選娟補充道,滴高金聚焦新型金融,在引進師資的時候,也希望能引進在ESG、跨境金融、再保險等領域有專門建樹的優秀師資。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三方共建的學院,在上述年度大會舉辦的前一天,即5月24日,臨港管委會、上海財經大學和臨港集團還共同舉辦了2024年度上海財經大學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三方聯席會議。
會議全票通過了對領導班子崗位的任命:劉元春繼續擔任學院院長;陳選娟繼續擔任學院執行院長;臨港新片區經紀公司副總經理、滴水湖金融灣研究院副院長張俊繼續擔任學院副院長。陳信元副校長繼續兼任學院黨總支書記,孫義擔任學院副書記。
臨港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劉偉表示,臨港新片區作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示范區和壓力測試區,未來將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新高地。他認為,滴水湖高金的發展必須融入臨港、理解并服務于臨港的發展,這將是學院形成特色和優勢的重要切入點。他提出,學院應聚焦于跨境金融服務等關鍵領域,進行前瞻性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并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人才。
趙義懷表示,滴水湖高金的快速發展對臨港金融文化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學院應繼續堅持三方共同設定的辦學目標,保持戰略定力,應對新形勢下的需求和任務,尤其是在新興金融領域和國際保險交易中心建設方面。他還提出,學院應重視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結合,利用高端論壇和講座等資源,為臨港新片區企業的需求提供支持。
許濤也強調了學院的社會責任,指出學院應該與臨港的發展同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并且要積極參與到國家戰略和上海市的發展大局中去。他提倡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了解并愛上臨港,在這里扎根。
陳選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首先,滴高金要和臨港的實體經濟企業緊密聯系,為企業高管、員工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在金融領域、管理領域不斷地提升自己。“這對臨港的持續創新與發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滴高金將通過決策咨詢的項目為臨港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臨港肩負國家戰略,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很多路怎么走還需要探索。”
陳選娟提到的第三點則是學院的根本,“我們要培養優秀的專業的具有國際眼光的財經人才,而且讓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夠了解臨港、熱愛臨港、留在臨港、扎根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