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各地越來越多的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安裝,EV在美國的充電變得越來越容易。
純電動汽車在很多國家之所以推廣困難,很大原因是因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能只依靠居民自己,公共充電樁必須有國家支持。目前全球范圍內,中國和美國是全世界公共充電樁建設最多的國家。
據美國能源交通事務局透露,目前美國可用的公共充樁口已超過18.3萬個。這僅在過去3個月內就增加了1.3萬個以上。特別是與3年前的2021年1月相比,這個數字幾乎翻了一番。
據美國交通事務局透露,數據顯示,美國公共充電站中,數量最多的是2級充電樁,共有140,387根,這些充電樁需要連接240伏的電壓,提供6至19千瓦的電力,根據不同汽車電池容量不同,充電時間為4至10個小時。相比之下,DC直流快速充電樁數量為43,166根,提供數百千瓦的電力,充電時間更短。
同時,還保留了232個1級充電站,共有873個插頭。它連接到美國家庭電源120V運行。提供不到6kW的電力,需要通宵充電。
充電插頭最多的是J1772(13.87萬個)。特斯拉的NACS(36499個)排名第二。其次是CCS(16925個)、Chademo(8687個)。
隨著拜登政府承諾在2030年之前通過NEVI(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Infrastructure)計劃在全美國安裝50萬臺以上的EV充電器,預計公共EV充電器在未來幾年將大幅增加。
作為對比,2023年,中國新增公共充電樁92.9萬臺,同比增加42.7%。截至2023年底,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859.6萬臺,同比增加65%。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積最大、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2023年,我國新增公共充電樁92.9萬臺,同比增加42.7%;新增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245.8萬臺,同比上升26.6%;高速公路沿線具備充電服務能力的服務區約6000個,充電停車位約3萬個。在公共充電樁中,快充樁數量占比已提升至44%。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2023年,我國新增換電站1594座,累計建成換電站3567座。
2023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新增338.6萬臺,同比增長30.6%;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829.2萬輛,同比增長33.5%,樁車增量比為1∶2.4,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需求。
中美兩國的充電設施一對比,高下立判!但這也是基于兩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情況和需求情況而定。美國和中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但是美國總人口才3億多,中國人口數量多了很多。而且從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來看,中國也是遠遠領先美國。美國除了誕生了特斯拉以外,其它新勢力公司都沒有特別好的市場表現。而中國誕生的新勢力公司數不勝數。市場表現都很活躍。而且他們也都在積極自建充電網絡。蔚來,理想,小鵬等品牌都在自建。因此中國充電設施比美國多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