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合資車企中,東風日產也算是榜上有名的存在,在進入國內的多年時間里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銷量成績也比較可觀。而它之所以能如此,跟多年來積累的成熟造車經驗有很大關系,但是自從新能源浪潮來襲后,包括東風日產在內很多合資車企的表現就不是那么讓人滿意了。在新能源市場中遲遲沒有作為,即便推出了代表車型,上市后也沒什么存在感,銷量成績更是慘淡。時至今日,東風日產又將發展目標瞄準了燃油車,毅然決然引進全球車型Pathfinder,引進國內后將其命名為探陸,希望能夠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其實我一直都搞不明白,為什么東風日產選擇在這個時候引進探陸,說實話當前新能源車型的發展勢頭如此迅猛。任何一款燃油車上市都會面臨著很大挑戰,探陸同樣如此,無形中就會為它帶來很大的發展難度。事實證明確實是如此,從上市到現在,探陸并沒有什么存在感,雖然面世時間不長但確實不是一個好兆頭,未來能否扭轉局面還要看消費者是否認可其產品力了。

首先,探陸展現出中大型SUV該有的體量感,不論身處何方都很顯眼,在家族最新設計語言的加持下,看起來還算時尚,當然與市面上流行的新能源車型是沒有可比性的。車身姿態主打一個四平八穩,不僅符合國人一貫審美,而且代表它有寬敞空間。沒什么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亮點,但在短時間內不會過時,比起純色車身個人更建議考慮撞色車身,視覺效果沒有那么單調乏味。

內飾設計部分,探陸有著濃郁的日產風味,整體設計基調沉穩大氣,比較符合家庭用戶的審美喜好。車內包裹大面積棕色軟面皮質,表面加以縫線進行點綴,有助于提升內飾質感。搭載當前流行的大尺寸中控屏,雖然沒有跟儀表盤組成雙聯屏設計,但是屏幕尺寸夠大,同樣有助于提升內飾科技感,跟傳統日產車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屏幕內置的科技功能經過本土優化,屏幕UI界面設計簡單大方,相比于當前市面上主流自主車型,功能沒有那么豐富,但應對日常用車沒壓力。考慮到實用性問題,車內依舊保留了不少實體物理按鍵和旋鈕,換擋區域的布局非常傳統,不存在什么學習成本。


這次探陸將主要目標受眾瞄準了家庭用戶,所以空間是它的優勢之一,首先它擁有超過5.1m的車身長度,再加上2.9m軸距,為打造寬敞空間奠定良好基礎。具體來看,探陸提供了六座和七座兩種布局設計,七座版本采用2+3+2布局。對于一款中大型SUV來說,第二排空間表現一般是不會有什么問題的,只不過七座版本在第二排配備了三個座椅后難免影響乘坐舒適度。為了讓乘客有一個相對開闊的乘車視線,第二排地臺經過增高處理,無形中對頭部空間造成影響。尤其是對于身高超過1.8m的男士來說會有些局促,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表現中規中矩,更適合身材嬌小的乘客,男士乘坐起來肯定憋屈。

比較讓人驚喜的是后備箱容積,地臺下方經過下沉處理,收納大尺寸行李時就可以將蓋板抬起來。將后兩排座椅放倒后又可以跟后備箱形成近乎純平的空間,空間靈活性比較高。動力部分全系標配2.0T發動機,實際操控體驗就是一款純正的燃油車,屬于平淡無奇的那一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