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初夏到來,各大車企也都公布了自家的財報數據,那么今天我們就先來一起看看,進入2024年后,各大外資合資車企的表現究竟如何。
首先出場的是「豐田汽車」,其財報顯示今年首季度(2023年第四財季2024年1月~3月)營收高達11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2%,營業利潤為11126億日元,暴漲了77.5%,而歸母公司所有的凈利潤為9976億日元,同比大漲81%。如此看來,盡管現在人人都在喊“日系不行了”,但從實際營收來看,豐田依然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
當然,對于豐田來說今年乃至未來幾年所要面對的轉型壓力還是相當大的,在今年的業績會上,佐藤恒治就表示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就是“鞏固陣地”,維持好現在的營收規模, 保證有充足的資源,能夠投入到新型內燃機以及純電產品的開發工作中。
第二位出場的則是在國內影響力和豐田一樣靠前的大眾汽車,今年第一季度,大眾汽車的集團營收為755億歐元,同比下滑1%,營業利潤和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金額具體為46億歐元和37.1億歐元。
對于營收的下滑,大眾方面坦言一方面有汽車銷量下滑的因素,也有產品研發投資加大和匯率等因素的影響。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阿諾·安特利」表示:“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一季度的業績顯示今年開局不利。但大眾集團對于2024年全年仍持樂觀態度,預計銷量將略高于去年,營收同比增長5%,營業利潤率在7%~7.5%之間。
不過,雖然營收方面暫時出現了瓶頸,但整體來看,大眾汽車仍然是所有外資品牌中,電動化轉型最為成功的品牌之一。
緊接著,我們再來看看BBA中剩下的兩強,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汽車。
前者的一季度營收為358.73億歐元,同比下滑了4.4%,其凈利潤收入為30.25億歐元同比下滑25%。其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或許與銷量不佳有著密切關系,以中國市場為例,奔馳在第一季度僅賣出了16.89萬輛新車,同比下滑了12%,其中純電汽車的銷量僅有0.63萬輛,平攤到每個月,大概也就一兩千的水平,可見其電動化轉型的進度并不理想。
而寶馬汽車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其集團營收為366億歐元,同比下滑0.6%,凈利潤為29.51億元,同比下滑了19.4%,不過比奔馳好的是,寶馬的銷量還是維持在了一個比較好的水平,今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在全球銷售了59.45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1%,其中純電汽車銷量達到了8.27萬輛,同比增長了28%。
對此,寶馬集團首席財務官「沃爾特·默特爾」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年,維持我們的戰略方針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寶馬集團未來的數字化和電動化所需投資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除上述品牌外,通用汽車在今年首季度,維持著比較好的增長勢頭,其一季度的營收達到了430億美元同比增長7.6%,凈利潤同比增長24%,達到了30億美元。
對此,通用汽車董事長「瑪麗·博拉」表示:“2024年,通用汽車將依照年初明確的業務重點,繼續保持燃油車產品陣容的優勢,實現電動汽車業務的盈利性增長,發展軟件定義汽車的能力,安全重啟Cruise自動駕駛業務,同時實現強勁的利潤率和現金流。我們的全球團隊正聚焦盈利性,積極把握每份機遇,延續2024年開局的強勁勢頭。”
相較于美系通用的穩健表現,韓系巨頭現代汽車則出現了些許利潤壓力。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現代汽車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出現了2.3%和1.3%的小幅下滑,具體金額分別3.557萬億韓元和3.376萬億韓元。
此外本田汽車也在最近公布了自家的“營收”,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5.4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4%,其凈利潤則為2375.7億日元,同比增幅高達112%,總體維持著不錯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