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新能源龍頭三峽能源(600905.SH)宣布斥資近800億元在內蒙古投建基地項目。
近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擬投資797.92億元建設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下稱庫布齊基地項目),共建設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光熱20萬千瓦,配套煤電項目400萬千瓦及新型儲能500萬千瓦時。受此消息影響,6月28日,三峽能源股價收漲,最新市值達到1247.9億元。
根據公告,庫布其基地項目為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主導策劃并積極推動的國家重大工程,計劃于2024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將于2027年6月全容量并網發電,風電、光伏、光熱項目與儲能項目建設進度將根據煤電、外送通道進度適時調整。
具體來看,上述項目資本金按照動態投資的20%核定,為159.59億元,由三峽蒙能公司股東三峽陸上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6%)和內蒙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4%)按照持股比例出資,項目建設所需其余資金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解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信息發現,三峽能源作為控股股東持有三峽陸上新能源34%的股權,而其余股東均為三峽能源的關聯方,例如長江電力等;內蒙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三峽蒙能公司44%的股份,且該集團由內蒙古自治區國資委全資擁有。
需注意的是,三峽能源在公告中提示,庫布齊基地項目投資規模大、電源型式復雜、開發難度較高、技術創新性強,還會受到宏觀經濟、行業政策、消納及電價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項目存在一定的市場、技術、經營等方面風險,投資收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三峽能源稱,公司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做好設計方案優化、工程造價控制、質量進度管理,防范安全風險,同時爭取有利的消納機制和電價機制,保障項目收益。
最新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三峽能源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4.21億元。
而在6月15日召開的2023年度股東大會上, 三峽能源公布的融資計劃顯示,預計公司2024年對外融資總額不超過791億元,其中,權益性融資不超過140億元,債務融資不超651億元。融入資金主要用于陸上風電、光伏項目、海上風電、沙戈荒大基地投資,產業鏈投資,研發支出,技術改造升級等。
作為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為國家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重點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提出,以庫布其、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探索推動“風光火儲”多能互補技術創新、煤電與新能源聯營模式創新。
目前第一批風光大基地項目已陸續投建運行,第二批、第三批大基地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2022年8月3日,庫布其基地項目成功獲批,成為國家“沙戈荒”基地首批、首個項目。項目規劃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包括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改擴建先進高效煤電裝機400萬千瓦,配置多尺度、多型式儲能約400-600萬千瓦時,通過集中式、規模化開發新能源,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
而早在2021年,三峽能源就聯合投資建設蒙西基地庫布齊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該項目已于2023年11月底實現并網,總投資111.5億元,裝機規模200萬千瓦,占地10萬畝,年均生產綠電41億千瓦時。
三峽能源發布公告稱,此次擬投資的庫布齊基地項目探索推動“風光火儲”多能互補技術創新、煤電與新能源聯營模式創新,統籌了生態、發展和安全能夠實現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高比例外送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