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國內汽車市場中,各家車企都很卷,銷量普遍都低迷,僅有少部分幾家銷量勢頭依舊強勢,而比亞迪就是少有的幾家之一。所以要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號召力,就算奔馳、寶馬以及奧迪等主流豪華品牌都拼不過。即便價格降價接近,也一樣。
近日我們就看奔馳一款緊湊型純電SUV即奔馳EQA,它一直在大幅降價促銷。32.20萬元,目前終端市場普遍有15萬元以上的優惠力度,有的經銷商甚至直接給出16.10萬元的裸車報價,真的赤裸裸的5折了。
優惠完之后的價格,基本上市和比亞迪的宋PLUS新能源的純電重疊。如果要拿續航相近的來對比話。目前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EV 605km的版本新車指導價189.98萬元,終端經銷商報價也是相差不大,比如今大降價的奔馳EQA還要貴2萬元左右。但是兩者的市場銷量卻不再一個級別,奔馳這款車即便5折甩賣,銷量依然遠遠比不上比亞迪的這款同級車型。
4月份奔馳EQA銷量數據僅有99輛,兩位數的表現真的有點打臉。而同級的比亞迪宋PLUS EV當月銷量達到11600輛,比它100倍還多,有沒有讓你出乎意料內。其實這主要還是產品力不足的原因導致的。
我們知道的,奔馳EQA是油改電的車型,是基于燃油車奔馳GLA燃油車改進而來的純電動版本,保留了奔馳傳統的設計語言,顏值設計沒有什么新鮮感可言。當然油改電的車型,其實用性肯定是比不過完全純電開發而來的車型,尤其是在空間方面更是弱項。加上本身奔馳EQA的車身尺寸就偏小,另外新車也只提供一款車可選,所以即便有619公里,同級相對領先的續航水平,依然賣不動。
除此之外,奔馳EQA雖然市場銷量不大,但是用戶口碑也不高。一些車主吐槽新車在內飾設計、座椅舒適度以及車機交互等方面的體驗感都不太好。它的后排空間和座椅角度可能設計不太人性,長期乘坐舒適感差。新車內飾味道也偏重,加上中控臺的觸摸板按鍵不太靈敏,存在失靈的情況等問題,都制約了產品的熱銷。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件就是奔馳EQA雖說現在降價大,10多萬元就可以擁有,但是售后的保養可不便宜。一次小保養上千元,跟大幾十萬的奔馳旗艦一樣,這無疑增加了使用成本。這在信息透明,消費越來越理性化的當下,花錢去買個車標的人也自然少了。
如果是你,不到萬元買電車的話,你是選奔馳EQA還是看同級的比亞迪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