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座艙賽道上,小米和華為已經是一枝獨秀,牢牢鎖定了第一梯隊的競爭優勢。前者聚焦于自家品牌,為小米汽車智能化生態打好地基,后者則是在汽車圈廣撒網,為任何不具備頂級智能座艙研發能力的車企,提供成果。但如今,第一梯隊或許要多出一名“種子選手”了。
5月30日,吉利汽車正式發布與魅族共同打造的“銀河 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同時,二者合作的行業首個 AI 智能音響系統——“Flyme Sound無界之聲”也正式落地。一套智能座艙系統,外加一套智能音響系統,都將在今后搭載到吉利銀河的全新產品上,為吉利用戶提供媲美華為小米的“智能一站式服務”。

背靠“大吉利”體系,“銀河 Flyme Auto”智能座艙系統的內核,或多或少與其他家的作品有所不同。首先,就是至關重要的智能座艙芯片。
新系統搭載的,是吉利自研并量產的國內首顆7nm車規級座艙芯片“龍鷹一號”,這種芯片內置了8核CPU、14核GPU,AI算力達到了高通驍龍8155的2倍,并支持2.5K高清視頻播放,可以說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車企們天天掛在嘴邊的8155。
另外從官方圖片上看,全新系統具備多形態桌面,并支持手勢交互、Smart Bar、智能語音。尤其是對照小米汽車的澎湃OS來看,吉利的新系統也可以通過Flyme Link等方式實現車機手機互聯,并具備信息共享、手機屏幕投射等功能。
至于QQ音樂、全民K歌等其他車機上同樣高頻出現的多媒體應用,銀河 Flyme Auto自然也不會忽略。

“Flyme Sound無界之聲”,和華為旗下音頻品牌HUAWEI SOUND定位相似,是為音樂發燒友專屬打造。據了解,這套系統吉利累計投入了上億元的研發費用,負責設計和調校的專業音樂團隊就有上百名成員,實驗室更是建立了數個。

在硬件參數上,Flyme Sound采用了9.1.6立體環繞聲布局,最高可接通27個揚聲器,額定功率達到2kW。軟件算法上,吉利還與瑞聲、哈曼卡頓等知名音響玩家進行合作,可以虛擬音樂廳、演唱會等多重效果,并且可以根據車內空間、乘坐人數進行自主調節,不僅能保證每一個座位都能聆聽到最佳音效,還可以為每個聲區定制獨特的音效,同時滿足車內所有乘客對音樂風格的偏愛。
隨著兩套智能化系統的發布,“大吉利”體系又成功合成了“智能座艙”這一塊重要拼圖。加之日漸完善的新能源技術體系,以及天地一體化等前瞻性戰略布局,吉利已經成為全球首個擁有汽車、芯片、衛星、飛行器、手機、AI大模型的“全科優等生”。
如果將汽車行業變革的戰線拉長,吉利的現有技術儲備,完全有實力在曠日持久的轉型之戰中,鏖戰到最終的“決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