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禁止新能源汽車單踏板模式剎停意見稿的消息引發了熱議,消息一出很多網友紛紛附議能不能把新能源汽車上諸如的隱藏式門把手、觸控式車窗按鍵、異型方向盤等等“反人類”的設計順帶取消了,可見廣大群眾已經忍“創新設計”很久了,那今天我們就再來盤點一下新能源汽車上那些應該刪掉的“創新設計”。
1、異型半幅方向盤
對于汽車方向盤,圖說汽車能接受的極限是平底方向盤/D型方向盤,由賽車方向盤演化而來的平底方向盤外觀看起來挺運動,盤起來和傳統圓形方向盤幾乎無異,而且也能騰出一部分膝部空間來,是個很好的設計。
但是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上流行起來的異型半幅方向盤就很過分了,大部分都是美其其曰優化視野提升安全性,或者強調科技感,我尋思你們科技感都這么強了,為什么還要保留方向盤前面的液晶儀表盤呢?直接AR-HUD顯示就行了,圓形方向盤礙著什么事兒了?還有一些沒有半幅但是比半幅更討厭的方向盤設計,比如橄欖型方向盤,雖然用著也沒那么別扭,但觀感真的很抽象,建議連同異型方向盤一起BAN了。
2、隱藏式門把手
隱藏式門把手屬于電車時代的產物,最初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阻提升純電續航能力,但隱藏式門把手發展到現在,已經逐漸背離了初衷,成為眾多車企營銷的噱頭。純電車為了提升幾公里的續航還算情有可原,但是越來越多的插混和增程式車型用隱藏式門把手實在令人費解,你們能燒油的也差那幾公里續航嗎?如果只是為了好看,那真的大可不必,比起一些抽象的前臉和D柱設計,門把手設計真的不影響一輛車的整體顏值。好在行業內已經出現了一些回歸傳統門把手設計的趨勢,還有一些半隱藏式門把手設計也開始興起,也許再過幾年隱藏式門把手慢慢消失了。
3、智能感應自動門
比隱藏式門把手更過分的設計是什么?那一定是智能感應自動門,現在已經有不少20萬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在將智能感應自動門作為賣點了,其中一部分是配有隱藏式門把手的,而另外一部分則更加過分,直接連隱藏式門把手都給刪了,開門通過卡片、語音、B柱觸控式開門按鍵來操作。
拋開發生事故等極端場景的安全性不談,僅就日常使用的便捷性而言,圖說汽車堅持認為門把手這種使用頻率極高的交互機構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取消,一拉就能開的動作為什么要復雜化到語音控制呢?取消門把手的都應該通通抬走。
4、電控開門按鍵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汽車設計師就沒打算讓我們好好開門,外面給你隱藏式門把手甚至不給門把手就算了,里面也不給你好好開門。大多數新能源車里面已經找不到傳統的車門拉手了,大多都改成了電控按鍵式,有時候打到一些小眾車型就挺無助的,急忙找不見開門按鍵在哪里。別人坐自己車也是,有時候年紀稍大一些的長輩或者領導坐車,主動給講吧好像有點兒低估別人智商的感覺,不講吧別人不會開門更尷尬,咱就是說什么時候能把那種一摳就開的機械式開門拉手給我還回來?
5、隱藏式車內開門拉手
上面是某款國產新能源車的車門,請問大家找到應急開門拉手的位置了嗎?如果找到了說明你對新能源車企的反人類設計還挺了解的,如果沒找到那也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車企就是故意把這個事關車內逃生的拉手隱藏起來的。
車內應急開門拉手和上面的電控式開門按鍵是相對應的,因為傳統的機械式開門拉手根本不需要多此一舉。出于美觀以及其他我也理解不了的原因,部分車企將車內機械式應急開門拉手位置設計得非常隱蔽,甚至可以用隱藏式來形容,好像生怕你第一時間找到似的,如果開過的新能源車不多還真找不到。車主倒無所謂,熟悉車輛操作了發生事故也能第一時間找到應急機械拉手開門,而對于一些不熟悉應急拉手位置的乘客來說,這種位置隱蔽的應急開門拉手就還挺不方便甚至是存在逃生隱患的。
6、觸控式車窗按鍵
圖說汽車今天還就跟這個車門過不去了,說完隱藏式門把手、智能感應自動門、電控式開門按鍵、隱藏式應急開門拉手之后咱再來說說這個更絕的觸控式車窗按鍵。比起電控式開門按鍵,這個觸控式車窗按鍵真的蹬鼻子上臉,作為盲操頻率非常高的控制鍵,居然給你做成觸控式的這你受得了嗎?機械摳按式車窗升降按鍵這么偉大的發明都要舍棄,然后整個需要一定手法才能絲滑控制車窗升降的觸控式設計,請問我是開車來了還是坐牢來了?好消息是一些搞這種反人類設計的車企已經被抬走了,沒被抬走的也回歸相對傳統的按鍵式車窗升降按鍵了。
7、觸控式方向盤按鍵
觸控式方向盤按鍵這個設計是近年來為數不多被市場噴到上車一兩年就退役的“創新設計”之一,沒錯就是大眾,在換上觸控式方向盤按鍵之后被消費者狂噴,然后大眾很快在改款車型上換回了傳統的物理按鍵。這說明什么?說明對于反人類的設計我們該吐槽就得吐槽,而不是一味忍讓甚至被馴服,噴多了車企就知道改了。
8、無手套箱設計
現在一些年輕人應該已經不知道手套箱這個名字了,你跟他/她講手套箱他/她會問手套箱在哪里?手套箱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放手套的,當然現在的手套箱已經成為了默認的小雜物箱,默認存放說明書、隨車說明、抽紙等雜物的,用起來還是挺方便的。如今一些新能源車為了放置副駕的女王腳托,干脆就把副駕前面的手套箱設計取消了,你要說為了電動腳托非這么做也不是不行,但是一些低配車型既沒有電動腳托你還給我手套箱取消了是幾個意思?
9、懸浮式液晶儀表盤
這個設計也值得一個狠狠吐槽,因為已經不是一兩家車企這么做了。按圖說汽車的理解,要么就直接取消液晶儀表盤,改用AR-HUD,挺好用的。如果覺得HUD成本高那就像燃油車一樣老老實實做個嵌入式的液晶儀表盤,搞這種懸浮式的小平板的真的是LOW到爆炸,看著就很廉價,特別影響觀感,部分車型的小平板儀表盤甚至會被方向盤遮擋,不如直接取消眼不見心不煩。
10、無遮陽簾全景天幕
這也是新能源車特別抽象的一個設計,早期的一些車型全景天窗鍍膜工藝不太行,阻隔紫外線但不防曬,夏天曬到車內蒸桑拿的程度。近兩年國產新能源鍍膜工藝普遍上來了,防曬表現有所提升,高端一些的車型還會配備光感天幕來提升防曬性。但是奇怪的是,不管宣傳防曬能力多強多強的車企,最后的解決方案都是提供選配的手動/電動遮陽簾,既然這樣為什么不出廠就標配呢?又想偷頭頂空間又想賺配件的錢,有沒有想過開發旅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