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電白緊跟省市步伐,立足優勢支柱產業,大力構建特色鮮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聚焦綠色建筑、沉香和香精香料等傳統支柱產業,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海洋、文旅康養、口腔義齒、南藥等特色優勢產業,厚植高質量發展動能。即日起,《南方日報·電白視窗》、南方+電白頻道聯合電白區委宣傳部推出“高質量發展產業調研”系列報道,聚焦電白特色優勢產業,走訪調研其成長和探索路徑,展現產業發展新篇。
充放電測試車間里,剛組裝完成的圓柱形鋰電池一排排整齊排列在測試設備上。隨著測試開始,設備上的指示燈開始不停閃爍,另一端電腦上的監控數據也隨之跳動,實時記錄著電池的電壓、電流。在這里,電池的容量、電壓、充放電性能和循環壽命將得到充分測試,確保符合出廠標準。
這是一家位于茂名市電白區嶺門鎮的電池加工廠。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在佛山和嶺門兩地設廠,主要生產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
鋰電池加工生產線。
從珠三角地區發跡,返鄉創辦工廠,對于嶺門籍電池產業企業家來說,這是一條典型的發展之路。正是因為許多杰出鄉賢在鋰電池產業的奮斗,讓嶺門鎮在坊間有了“電池之鄉”的美譽。而基于鋰電池產業鏈中的大量資源,電白也在近幾年邁出了壯大新能源產業的探索之路。
如今,茂名馬店河新型儲能產業園建設風潮涌,在巨大的時代機遇中,嶺門鎮如何邁向新“鋰”想,電白如何實現新能源產業的聚合成勢,記者進行了調研。
鋰電池與嶺門鎮
機器轟鳴聲中,夾雜著輕微的電子音,這是生產線自動化設備正在工作的聲音。配料、涂片、注液、插芯、包裝……隨著機械臂的靈活舞動,一個個鋰電池被精準地封裝進金屬外殼中。嶺門鎮,廣東華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正在生產的產品是編號為21700的三元鋰電池和編號為32700的磷酸鐵鋰電池,常用于太陽能路燈、充電寶等儲能電源、電動車等終端。
鋰電是新能源產業重要的細分賽道,也是嶺門電池加工廠的看家產品。
廣東華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鋰電池加工廠,在嶺門鎮,大大小小的電子電池加工廠(作坊)約200家。建于嶺門的電子電池廠(作坊),盡管終端形態各有不同,產品定位高低不一,經營現狀良莠不齊,但產品的基礎大多都是鋰電池。
鋰電池加工生產線。
“嶺門鎮可以說是鋰電之鄉。”“為什么?”“因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鋰電產業鏈,嶺門人的身影隨處可見。”面對記者的提問,一名電池加工廠負責人款款而談,語氣頗為自豪。
“嶺門鎮不少村子以電子電池行業為主要產業,靠鋰電發達。”當地鎮干部介紹,嶺門鎮有大批電子電池產業從業者,他們從鋰電出發,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中掌握著大量的資源。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嶺門鎮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在珠三角等地較早接觸到電子電池行業,他們在充分積累經驗、技術、資本等要素后,開始嘗試自己建廠生產,并帶動一批親戚朋友進入這一行業工作,并從中涌現出一批杰出鄉賢,如王明旺、王明其、楊光華、麥華文、黃碧春等人。
王明旺是國內最早從事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創業者之一,其創建的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佼佼者。
1997年是欣旺達的起點,這一年,王明旺拉上堂弟王威成立了深圳欣旺達電子。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模組的OEM和ODM供應商,再到鋰電池Pack,從躋身康佳供應鏈,到拿到飛利浦、日本電氣、海爾、聯想等大廠的訂單,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又收獲了蘋果、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客戶,經過20多年的發展,欣旺達從一間民房開設加工廠起步,一躍成為全球消費類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幾年,欣旺達又切入動力電池賽道,繼續開拓新能源突破之路。
身為欣旺達的創始人和實控人,靠著電池生意,王明旺拿下了“粵西富豪”“茂名首富”“華南電池大王”等一堆名號,欣旺達市值最高曾逼近千億。
在諸多先行者的帶領下,整個嶺門的電子電池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高峰時期,嶺門鎮在深圳、東莞、廣州從事電子電池產業的人員不少于3萬人,設立的企業年產值超過700億元。
目前,據粗略統計,電白籍鄉賢在珠三角從事鋰電池和電子制造業企業490家,而當前在電白轄區內已進行工商注冊的電子電池廠(作坊)合計200多家,從業人數2000多人,年總產值近5億元,發展潛力可觀。
因所積累的產業資源優勢,讓嶺門鎮在坊間有了“電池之鄉”的美譽,對于拉動群眾就地就業、提高群眾收入、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