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止境,攜手創未來。6月28日20:00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總臺央視頻、廣東總站攜手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制作的特別節目《2024中國·AI盛典》將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頻、央視網等平臺同步播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2024中國·AI盛典》正是總臺發揮“頭雁”效應,深化“5G+4K/8K+AI”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中國AI產業升級的重要實踐和創新探索。總臺央視頻《2024中國·AI盛典》作為首個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國家級科技盛宴,充分匯聚AI領域的前沿技術、企業、人物和創作力量,激發“媒體+科技+藝術”的融合效應,打造具有時代感、科技感的視聽藝術新樣態,展現當前AI發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與最新實踐,呈現AI在日常生活中豐富多元的應用。
00:02 / 00:30
以AI之手,煥活文化瑰寶之美
浩如煙海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2024中國·AI盛典》將用AI之手,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依托國產EMO技術,沉睡2000多年的兵馬俑與歌手董寶石“跨時空同臺”,用華陰老腔展現“大秦雄風”。從北宋“穿越”而來的蘇軾,將與歌手李玉剛共同演繹《水調歌頭》。
△AI兵馬俑《從軍行》
日新日進的自研多模態AI大模型和AMD處理器為文物修復提供了有力臂助,讓永樂宮壁畫《朝元圖》中的“孔子”“莊子”形象在數字世界里重歸完整。短片《百家爭鳴》借助AI技術拓展人們對孔子、老子、韓非子、蘇格拉底的常規想象。在“AI撒貝寧”的見證下,“文化思想男團”上演一場跨越時空的“百家爭鳴”,面對我們關注的現代社會熱點問題,他們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又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AI短片《百家爭鳴》
除了再現先賢思想光輝,AI還將與文化遺產“夢幻聯動”。數字人“厘里”將穿梭于創新之都深圳,在探尋“詠春”奧秘的同時,展現AI技術在非遺傳承與城市發展的創新應用。仿生機器狗則展現它們的最新訓練成果,與峨眉派功夫女團、非遺醒獅團聯袂演繹《賽博醒獅》。歌手希林娜依·高、符龍飛將到AI算法360°點云空間重構的數字北京城里走一走,以一曲《時光軸》帶大家縱覽九重閶闔、碧瓦朱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