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江鈴福特烈馬在4月25日上市當天,其訂單量就破萬輛。不僅如此,烈馬的大沼澤地特別限量版,雖然限量發售500臺,但最終卻收獲了1500個訂單,可見福特烈馬受歡迎的程度。
雖然烈馬的訂單量多,但是反應到交付量上卻很一般,4月份僅交付了79臺車,與上萬的訂單量形成了巨大反差。難道是福特烈馬還沒到發力的時候嗎?我們具體來看。
福特烈馬歷史悠久,在國內有口碑、有市場,銷量高不奇怪。新一代烈馬屬于第六代車型,而早在這之前,美規版的烈馬就有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在國內市場銷售,雖然當時它還是小眾車型,但是硬派的外觀和出色的越野性能已經讓它在愛好越野的用戶圈子內打開了市場。
隨著烈馬的國產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得以接觸到這款純粹的美系硬派SUV,而29.98萬元的指導價也降低購買門檻。最起碼要比紅極一時的Jeep牧馬人便宜,雖然它是進口車。
除此之外,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也給了福特烈馬熱銷的機會。
其實在福特烈馬正式上市前,自主品牌的坦克300、方程豹豹5等硬派SUV已在國內熱銷。它們能大賣主要在于傳統城市SUV無論是外形還是通過性,在日漸興起的戶外經濟中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用車需求,它們更需要可家用可越野的SUV,福特烈馬的到來正好補齊了市場空缺。
嚴格意義上來講,烈馬就該更早國產化,2024年上市都算遲了,畢竟當國產的硬派SUV向電氣化轉變時,它的2.3T+10AT的動力組合在性能和油耗上可占不到便宜。如果后期有越來越多的國產硬派SUV入市,譬如深藍G318,以傳統內燃機為動力源的福特烈馬依然會面臨巨大壓力。
訂單量和交付量冰火兩重天。正如前文所言,烈馬的訂單量與交付量差距實在太大,不免讓人生疑。筆者認為,造成這方面的原因主要還是烈馬上市時間太短,應該是產能還沒跟上來。再加上統計銷量的周期太短,才造成了烈馬交付量偏少的情況。5月份,烈馬的交付量應該會有一個小高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總結:相較于城市SUV,國內的硬派SUV堪比藍海市場,各大車企都處于跑馬圈地的階段,雖然福特烈馬今年才正式國產上市,但是它的前輩在硬派SUV市場的影響力大家有目共睹,再加上消費者的廣大需求,烈馬才到發力的時候。